相对于传统的无铬钝化工艺包含的种类繁多,从成膜机理来看,这些工艺基本是相同的,但是它们的方法都是通过六价铬作为基本的成膜物质而生存含铬钝化膜保护镀锌层,其不仅有十分良好的抗腐蚀能力而且具有自愈性在膜破损后可以快速自我修复。但是由于六价铬对人体有致癌作用,如今已经被三价铬钝化法所替代。
三价铬钝化为锌离子表面的溶液的PH值上升然后三价铬直接和锌离子、氢氧根反应生成不溶性的化合物附着在锌层表面成为钝化膜,但是无铬钝化剂产生的膜外观和抗腐蚀性和六价铬钝化膜相当不过它不具备自愈能力一旦破损将很快被腐蚀。但是总体上铬元素仍然存在对环境的危害不容小视。所以铬酸盐钝化工艺具有品种多样、流程成熟、费用低廉和成膜优良等优势,但是考虑到其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的伤害,含铬的钝化发展必然受到限制。
铝酸盐和钨酸盐钝化
铝、钼和钨同属于VIA而且具有相同的性质,不仅仅两者钝化膜性能接近铬酸盐钝化膜性能,由于钼和钨的低毒因在钢格板金属表面钝化方面备受关注而且在1939年首次发现钼酸根有抑制腐蚀的效应,随后1951年也对钨酸盐进行类似的研究项目而且在钢格板金属表面钝化过程中,钼酸盐和钨酸盐能够促进和加快成膜的速度和提高腐蚀性。目前这两种钝化处理已经得到广发运用,这种工艺最大的特点在于镀液不含铬对环境污染小废液易处理,但缺点是不具备自愈能力而且对钢格板镀锌层不具备化学抛光作用使得美观性下降。
传统的钢格板镀锌钝化处理大多数都是用铬酸和铬酸盐等六价铬为处理剂,经过处理的金属表面形成铬酸盐转化膜对集体金属具有良好的防腐蚀作用。随着全国环保意识越来越高,含有六价铬的镀锌工艺将会顺着时代潮流所取代。